
- 點擊量:438
- 發布時間:2015-11-30
用于宮殿的建材或裝修中,如紫禁城內的養性齋、毓慶宮,古華軒、絳雪軒等處,多以楠木作為宮殿內部的幾腿罩、或用于隔扇門,或用于天花藻井。而清宮內務府造辦處還生產制作了大量的楠木家具,被充盈到各個宮室中,成為清代宮殿內部的重要家具陳設。在紫禁城的一些重要宮殿里,都陳設有楠木家具。
一,金漆龍紋楠木家具是中軸線上主殿重要陳設家具
在清代的宮殿中,楠木家具在宮殿內部的家具陳設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清代宮殿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紫禁城的外朝部分,是清代帝王舉辦政務、舉行朝會的場所。在紫禁城的外朝正中線的宮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里面的寶座,全部以楠木為胎、罩以金漆,髹飾龍紋。這種金漆龍紋寶座是最高等級的寶座,只能擺在紫禁城內的中軸線的上宮殿內。如在太和殿內的寶座即金漆龍紋楠木寶座寶座高踞在七層臺級的座基上,寶座通高172.5厘米,座高49厘米,座寬158.5厘米,座前腳踏高30厘米,寶座有一個‘圈椅’式的椅背,由金絲楠木制成,上面雕有形象生動的蟠龍,從中間向兩側扶手處逐漸走低,而靠背背板平雕著陽文云龍。整個寶座從上到下每層都有相應的裝飾紋樣,共有13條金龍盤繞寶座后面背倚雕龍髹漆屏風,寶座左右兩側陳設有太平有象高香幾、甪端香幾,寶座前面丹陛的左右還有四個香幾。香幾上有三足香爐。當皇帝升殿時,爐內焚起檀香,香筒內插藏香,于是金鑾殿內香煙繚繞,頗顯肅穆凝重。
而在清宮內廷中,位于中軸線上的乾清宮正間的陳設與太和殿陳設格局基本一致。但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政務和群臣上朝議事的場所,除了屏風、寶座、香亭外,根據實際需要,在寶座前又增加了御案。乾清宮地平上正中陳設有楠木胎金漆雕云龍紋寶座,后有金漆雕云龍紋五扇式屏風。兩側陳設甪端、仙鶴燭臺、垂恩香筒等,寶座前有批覽奏折的御案,這一組陳設全部座落在三層高臺上。
據道光十五年乾清宮陳設檔:在乾清宮明殿正間陳設相當豐富,其中最主要的景觀就是金漆楠木屏風寶座,乾清宮的地平上陳設有“金漆五屏風九龍寶座一分,上設有:紫檀木嵌玉三塊如意一柄,紅雕漆痰盆一件,玻璃四方容鏡一面。”為了襯托這除地平上的楠木胎金漆五屏風寶座的威嚴與莊重,還在寶座左右安放有“銅掐絲琺瑯甪端一對,銅掐絲琺瑯圓火盆一對,紫檀大案一對,天球地球一對,銅掐絲琺瑯魚缸一對,銅掐絲琺瑯滿堂紅戳燈一對。”此外,乾清宮內還陳設有引見楠木寶座一張,在這張楠木寶座上陳設有:紅雕漆痰盆一件,玻璃四方容鏡一面,青玉靶回子刀一把。
而乾清宮東暖閣則為皇帝召見臣工的辦事處所,作為皇帝召見臣工接受朝賀的這座宮殿里,楠木家具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陳設。乾清宮東暖閣樓下的抑齋內的落地罩上設有一張楠木包鑲的寶座床,床上設有紅雕漆痰盒等陳設品。
以上乾清宮明殿是清代皇帝升座引見官員以及內廷朝賀、筵宴的處所。東暖閣則為皇帝召見臣工的辦事處所,里面陳設則較為隨意,東暖閣沒有正殿的那種象征皇權威儀的金漆寶座屏風及甪端、仙鶴燭臺、垂恩香筒等,而是一些擺放文玩玉器漆盒的桌子及生活氣息很濃的楠木包鑲寶座等家具。
清代紫禁城里中軸線一帶的主要建筑從外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內廷的乾清宮、坤寧宮里均陳設有楠木罩金漆家具及楠木家具。
道光十五年陳設檔記載,在坤寧宮東暖閣里有楠木案、楠木香幾等家具。坤寧宮東暖閣里陳設著豆瓣楠木案一張,上面陳設:敬勝齋法帖肆套計四十冊,墨刻,冬青釉拱花八掛爐一。……楠木香幾一對,左邊上設:掐絲琺瑯爐瓶三式一分。右邊楠木香幾上設:紅花白地冠架瓶一件……楠木案一張,上設青花白地寶月瓶一件,紫檀木座。周季獸尊一件,紫檀木座。漢玉璧一件,紫檀木座。周婦鼎一件,紫檀木蓋座玉頂。填白磁拱花梅瓶一件,紫檀木座。每匣六屜裝古銅圖章共計一千二百九十二方。
二,楠木家具是寢宮便殿、宮廷苑囿不可或缺的重要點綴
楠木除了陳設在紫禁城中軸線上的主要宮殿外,還遍布在紫禁城的東西六宮、內廷苑囿、禮神敬佛的佛堂等處。如儲秀宮、敬勝齋、綺望軒、毓慶宮、崇敬殿、中正殿等處。
紫禁城西路的敬勝齋,為清帝休憩的便殿,敬勝齋外觀九間,內分為東西兩部分,東五間與延春閣正對,兩側接游廊與閣相連。室內閣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對帝王廢寢忘食,勤于政事的贊譽。齋西四間偏于花園的西北角,為乾隆八年西墻西移后所添建。 乾隆帝在在建福宮賦上提到“構建福宮、敬勝齋等處,以為幾余游憩之地。”在敬勝齋的西次間,陳設有“楠木描金寶座椅子足踏一分,上設:紫檀木嵌玉如意一柄,官窯蓮瓣木漆盤一件。”
清代宮殿苑囿的內部,金絲楠木家具成為重要的室內陳設家具。今天北海公園內的仿膳飯館,原址是清代是皇家苑囿西苑的漪瀾堂,而當年這個漪瀾堂最大的特色便是它的內部各個開間,都陳設有楠木寶座床。據清宮檔案記載:漪瀾堂 “北明間北面設:楠木包鑲床一張,上鋪紅白氈二塊,紅猩猩氈一埠,紫檀如意一柄。玻璃容鏡一份,黃緞堆花坐褥一份。東次間面西設:楠木包鑲床一張。(上面鋪陳與北間相同)東里間面東設:楠木包鑲床一張。(上面鋪陳同前)西里間面東設:楠木包鑲床一張。(上面鋪陳同前)西里間面南設:楠木包鑲床一張。(上面鋪陳同前)”
據嘉慶二十四年宮中的陳設檔記載:在頤和園萬壽山后山的綺望軒里就陳設有多件楠木家具:綺望軒面北安“楠柏木包鑲床三張,靠西墻安:楠木幾腿案一張,(在這件楠木幾腿案上)陳設:官釉天盤口起線紙捶瓶一件,銅掐絲琺瑯象足鼎一件,青綠蕉葉花觚一件……靠東西墻安:楠木小炕案一對。
在清代宮中皇子按受啟蒙教育的毓慶宮建筑一區中,也配備有楠木家具,在其正殿惇本殿里,陳設有一件體形高大的楠木雕龍頂豎柜,據光緒二年的宮中陳設檔記載,這件楠木大柜里存放了許多重要的典籍圖冊、文玩雅器,足見其在清代家居陳設中的重要地位。
三,楠木家具成為清代佛堂的不可或缺的陳設家具:
在紫禁城的一些佛堂里,楠木家具更成為佛堂里不可缺少的家具陳設。入清以后,清帝充分了解藏傳佛教在蒙藏地區的重要影響,把“興黃安蒙”作為鞏固蒙藏邊疆的重要國策貫徹始終。乾隆帝在《御制喇嘛說》中曾這樣分析:藏傳佛教與蒙藏民族的關系“蓋中外黃教總司以此二人(指達賴、班禪額爾德尼),各蒙古一心歸之,興黃教,即所以安眾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護之,而非若元朝之曲庇謅敬番僧也。”尊崇達賴、班禪、章嘉、哲布尊丹巴等黃教領袖,給予崇高的地位。清代帝王為了表達自已禮佛敬佛的誠意,在紫禁城內興建了大量的佛堂,而佛堂里供佛的家具均為楠木制作。據光緒二年崇敬殿東西佛堂的陳設檔里就記載,崇敬殿東西佛堂里陳設有大量的楠木金漆家具及楠木本色家具。在崇敬殿西佛堂里陳設里,也陳設有楠木佛龕及楠木案,崇敬殿西佛堂現陳設:“楠木金漆鬧龍大龕(紫檀木玻璃歡門內供,金裝珊瑚阿彌陀佛一尊),楠木金漆大案一張,上設:銀琺瑯七珍一分,瓷花瓶一對,銀琺瑯八寶一分,玻璃海燈一件,青花白地瓷把碗一對,銀琺瑯五供一分,高麗木座,銅靈芝二枝,共重五百十八兩),楠木金漆小案一張,上設:銀琺瑯五供一分,銅靈芝二枝,共重二百五十八兩)”
中正殿位于紫禁城內西北隅建福宮花園南,主供無量壽佛。清代這里是清宮最早的佛堂之一,大量西藏和蒙古地區來的佛像、繪畫都供奉在這里。據嘉慶年間的中正殿陳設檔記載,在中正殿的供奉無量壽佛的明間,陳設有多件楠木家具。“楠木香幾五個,上供銀琺瑯五供一分,隨五色靈芝一對,雕漆蠟一對,香爐重八十四兩,蠟阡每個重六十七兩。花瓶每個重六十五兩。楠木香幾一個上,供喇嘛字銅攢香爐一件,隨銅腰式香盤一個。
中正殿西次間內供楠木龕二座,內供新造銅胎無量壽佛二尊,之內有燃燈古佛一尊,尊東西分供。
綜上所述可知,金絲楠木家具在清代宮中的家居陳設中占有著較大的比例。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紫禁城內,最高等級的家具就是楠木金漆龍紋寶座屏風。這種罩以金漆髹飾龍紋的楠木寶座屏風全部陳設在紫禁城中軸線上的主要宮殿,如前朝三大宮殿及內廷的乾清宮內,髹飾金漆龍紋的楠木寶座擺放在上述宮殿正間的中心或顯要位置,單獨陳設。在金漆楠木寶座的背后還要放置一個較大的金漆龍紋楠木帶座屏風,兩邊放置角端,香筒,仙鶴蠟釬之類的器物,顯得格外莊嚴,肅穆,皇帝端坐在楠木金漆寶座之上,俯視群臣,頓時產生一種“君臨天下”的優越感,充分體現了封建帝王通過楠木金漆寶座來達到“明制度,示等威”的目的,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除了中軸線上的金漆龍紋楠木家具之外,內廷各處殿堂的陳設中也缺不了楠木家具,這些家具多是金絲楠木本色家具或髹漆家具,包括屏風、床榻、佛龕、坐椅、書格、香幾、供案等類,如清宮的佛堂,作為清代帝王禮佛敬神的主要宮殿,里面的佛堂家具如佛龕供案等大多為楠木制作,足見其在清宮內廷陳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本文來自: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scbssm.cn/,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