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大器晚成的“林中美人”
金絲楠——大器晚成的“林中美人”
  • 點擊量:432
  • 發布時間:2015-11-30

金絲楠木隸屬樟科,故有清香味,為大喬木,高度可達40余米,胸徑可達1米,是中性偏陰性樹種,扎根深,壽命長,生長速度緩慢,50到60齡材進入旺盛期,百年以上之材生機勃勃,春意盎然,是國家二級保護的名貴瀕危樹種,為我國所獨有。

據相關記載,幼時的楠木生長很是緩慢,只有到60歲以后才顯露生長的優勢。以后的30年內,楠木的生長量相當于整顆樹體積的90%,無怪乎要被人們稱作是“大器晚成的珍貴樹木”了。

那么,為什么會造成這種情況呢?人們發現,這是楠木本身的生活習慣所決定的。楠木是典型的陰山植物,它適應于背陰山坡的生長環境,那兒的陽光并不十分強烈,這就有利于幼楠的生長。然而凡事有利就有弊,光照弱了,產生的有機物也少了,生長的速度自然也就緩慢了。到了60歲以后,楠木長到一定高度,它就可以接受較多的陽光,大大加快了生長的速度。

楠木因其美麗的紋理和遇火不燃、浸水不朽的高雅品質,被譽為“林中美人”、“樹中金子”。歷代名家對金絲楠木的木性極為推崇,如明代科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謂:“楠木生南方,而黔、蜀山尤多……干甚端偉,高者十余丈,巨者數十周,氣甚芬芳,為梁棟器物皆佳,蓋良材也。”在中國古代,帝王的宮殿,陵寢,重要的宗教建筑,都采用金絲楠木作為棟梁之材,明清兩代一些重要的宮殿建筑都是使用金絲楠木作建材的,明清兩代均設有專門采辦楠木的部門。此外,楠木還有藥用功能,歷代醫書多記載楠木或單獨入藥,或與其他中草藥配伍,可治霍亂、胃病、中耳炎、腳氣等疾病,為保障我們祖先的健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金絲楠木制品已經成為代表中國文化的古典收藏品。2011年2月12日,我國首家金絲楠木博物館——金貴楠雅金絲楠木家具藝術博物館正式開館,向參觀者揭開了昔日“皇帝木”金絲楠木的神秘面紗。


本文來自: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scbssm.cn/,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