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四年的金絲楠木雕昨日出爐
耗時四年的金絲楠木雕昨日出爐
  • 點擊量:1035
  • 發布時間:2015-08-18

揚州最大的古金絲楠木雕出爐啦!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廣陵區沙頭鎮安蘭木器工藝廠,看到了揚州市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夏元安剛剛于今年6月底完成的古金絲楠木雕《大千佛國圖》。據了解,這件作品長2.4米,高1米,從設計到完工共耗時4年,比此前最大的金絲楠木雕、由揚州“非遺”傳承人徐俊創作的《溪山行旅圖》尺寸更大。而這件作品也將在揚州2500年城慶期間首次對外展示。

耗時4年

三位木雕師傅精心打造

昨日下午,記者提前看到了這件古金絲楠木雕《大千佛國圖》。這件作品重達200斤,長2.4米,高1米(含底座),厚度達18厘米,由一大一小兩塊古金絲楠木組成。其中,主體部分高0.8米,長2.4米,刻畫了如來佛祖講經的畫面。

作為主要創作者,夏元安是揚州市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2011年得到兩塊2000多年前的古金絲楠木后,他就想雕一件以佛教為主題的大型木雕作品。他帶領兩位雕工師傅、一位設計師共耗費4年時間,才完成了這件作品。其中,光是設計就耗費了近2年時間。

“我們不是在已有的名家畫作上進行再創作,而是根據佛教經文,設計了一份新畫稿。”夏元安介紹,他和設計師光是大的樣稿就修改了10多遍,其中各種小細節的推敲和完善更是數不勝數。完成設計后,2014年初,夏元安就和兩位雕工師傅開始全身心制作。

“真的太耗時間了,我們這一年半把其他所有事情都推掉了,每天都在做。”夏元安表示,每天工作8小時以上,全年不休,才讓他趕在今年6月份完成了這件大木雕。

融合揚浙手法

傳統打蠟工藝呈現木質特點

作為揚州木雕名匠,夏元安出身揚州精細木作世家,所制的金絲楠木“佛龕亭”珍藏于大明寺。不過,此次《大千佛國圖》木雕與夏元安以往的作品不同,不但帶有揚州木雕典雅、細膩的特點,更融合了浙江木雕人物神韻的表現手法。

“因為是佛祖講經的場面,除了建筑和景色,也有許多人物刻畫。融合兩種木雕手法,能更好地表現出木雕主題。”夏元安表示,在設計時他還根據原有木塊的形狀特點,保留了一左一右兩個缺口,再此基礎上進行創作,使得木雕作品看起來更加自然。

為體現古金絲楠木致密厚重、紋路細膩的特點,夏元安在完成雕刻、打磨后,舍棄了現代木雕常用的擦漆做法,而是采用了傳統的打蠟。用黃蠟進行上蠟、拋光、開蠟的三道工序后,反復打蠟三次,可以讓人看到木雕作品每一個細小的纖維,放在陽光下更是金絲閃閃,十分奪目。

“不是擦漆后統一的色調,而是木頭原本的顏色,讓作品看起來更有厚重感和神秘感?!毕脑舱J為。

城慶期間

將首次對外公開展示


這件《大千佛國圖》完成后,一直沒有對外展示過,夏元安打算在城慶期間首次進行公開展示,作為獻給城慶的禮物。不過,他表示,已有不少人聽說后慕名前來觀賞,更有一位收藏家想要花費超百萬元買下。而夏元安并沒有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