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木的“金絲”到底怎么形成的?
金絲楠木的“金絲”到底怎么形成的?
  • 點擊量:520
  • 發布時間:2016-06-21

金絲楠木也是我國的名貴木材之一,與小葉紫檀的沉穩內斂和海南黃花梨的瀟灑華麗不同,金絲楠木的紋路華美動人。

金絲楠木的珍貴眾人皆知,卻很少人知道所謂金絲楠木不過是楠木中的一種現象,而非單一的品種。可以形成金絲楠的楠木品種很多,卻以四川楨楠最佳。那么,金絲楠木的“金絲”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金絲楠木中的“金絲”是木中質纖維之間凝結出來的結晶體,這些結晶體都是非常細微的,凝結在木質纖維之間的間隙中,在金絲楠表面上的所謂金絲,也就是這些結晶體,一旦有較強的光線,這些結晶體就會有很強的反光效果,看起來就是金絲了。

楠木屬于樟科,樹干內富含類似于樟腦油等油性物質。所謂金絲、金片、金光,基本上是楠木木纖維被油脂、油性細胞浸透包裹或油脂、油性細胞在導管內及木纖維之間空隙處凝結(時日久則形成結晶)。油脂形成的半透明層加之已經形成的結晶體在光線的反射下形成了熠熠生輝的金絲。

我們熱衷金絲楠木的光影變幻和其絢爛的各式紋理,其實都是含油脂凝結物的木質纖維在不同的排列組合下所形成。因而楠木的種類、油脂量、油性細胞、吸收相關礦物質能力和所生長的地區、土壤的成分等多方面因素,決定了楠木中金絲能否生成和生成的多寡。

楠木中的油脂不是一成不變的。油脂會在常溫下隨時間和日照等因素,緩慢溶解揮發。而油脂結晶體的氧化速度和揮發速度相對緩慢。所以常導致金絲楠木在長時間保存后,金絲會慢慢內斂,只有在特定環境光和強光下可見。保養好或包漿的金絲楠木,金絲不會減少、變暗。

金絲楠木的賞玩價值:

金絲楠紋理色如黃金,靜雅謙和,無火氣,如謙謙君子、文人雅士溫良內斂的品性;變幻的金絲紋理有畫般神韻,似水波蕩漾、似山峰疊嶂、似花草飛禽,引人無盡遐思,讓觀者精神世界得以舒展與明悟。君子比德與玉,金絲楠木質如玉,手感溫潤柔和、冬暖夏涼。據史料記載,皇帝一到冬天,宮里紫檀制的寶座、床榻等都換成金絲楠,取其“溫潤”補益身心。

金絲楠木的藥用價值:

金絲楠木可以單獨作為一味獨立的藥材使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配伍。在中國古代醫書中有不少關于楠木入藥的記載,這些記載大大豐富了楠木的使用范圍,使楠木從只是家具建筑原材料發展成為祛疾除患的養生保健良方,可以說是金絲楠里聞藥香。

北宋醫家唐慎微所著的《證類本草》中記載楠木用于治療霍亂:“楠木枝葉味苦溫,無毒,主霍亂,煎汁服之,木高大葉如桑,出南方山中。”霍亂是多發生于夏秋季節,認為主要是由于感受暑濕、寒濕穢濁之氣及飲食不潔所致。以楠木枝葉煎湯汁服用,可以治療霍亂。   北宋醫書《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十里,記載楠木入藥治療小兒胃病:“楠皮湯,治胃冷吐逆正氣,右以楠木皮煎湯汁服之。”等多部古籍都有記載。

本文來自: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scbssm.cn/,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