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點擊量:438
- 發布時間:2016-06-07
金絲楠木的好處---金絲楠木屬于軟木類,也不是制造樂器的好材料。那么,這東西到底有什么好呢?這么說吧,這金絲楠木在經過加工
西北苗木網2011-11-21日信息:金絲楠木的好處---金絲楠木屬于軟木類,也不是制造樂器的好材料。那么,這東西到底有什么好呢?
這么說吧,這金絲楠木在經過加工以后,幾乎是永遠無蛀蟲不朽爛!軟木而不朽,金絲楠木的厲害就在這個地方。
千百年來,金絲楠一直都號稱“寸木寸金”,可見其珍貴程度。我國的國寶級木材,首屈一指的應該就要數這金絲楠了。
這金絲楠木原來生長在我國南方一帶,現在呢?已經基本絕跡。
是否已經完全徹底的物種滅絕?也許還有殘存,但是我們早已經找不到了,但是就算是還有也極其稀少。
我自己見過這金絲楠木么?當然見過了,您想見也很容易,十三陵的長陵大殿是碩果僅存真正明代原裝的楠木大殿,您隨時可以去看。現在門票好像漲了,大概是30塊錢吧?
這金絲說來神秘,其實就是木材中天生的樹脂造成的木頭紋理間斷斷續續的金色反光,不過要使用高倍放大鏡才看得更清楚。
金絲楠木的砍伐是非常艱難的過程,過去沒有動力工具,就算有也進不了深山。這金絲楠木都是生長在人跡罕至的極其荒野的地方,尤其到了后來,越來越少見,砍伐也越來越困難。到明清時代,據文字記載,砍伐金絲楠木的人,一千人進山,能回來三五百就算是很慶幸,大部分都死在山里了。所以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金絲楠木都是古代以巨大的生命和人力犧牲換來的,據說以單位計,這砍木頭比修長城的生命代價還要高。每一根金絲楠木都不知道犧牲了多少條鮮活的生命才換來的。
這木頭有什么用處?
其實也沒太多的用處,主要的就是建筑材料和家具用,一般也只有皇家使用,老百姓很少用得起這么珍貴的東西。
現在看來,明代還是有足夠的金絲楠木供應皇家使用的,十三陵就是個明證,這十三個陵,每一個都有楠木大殿,即祾恩門和祾恩殿等建筑,當年都是象我們現在看到的長陵大殿類似的規模和形制或者稍微小一些。
到了清代,金絲楠越來越難找,乾隆40年前后,因為清朝皇帝也要修陵需要金絲楠木但不可得。清朝皇上就開始打十三陵楠木殿的主意,但是名義上清朝是明朝的臣子出身,仍然尊明朝為正統,再說那年月滿清的皇上已經非常的漢化,也認為搞人家的祖墳是損陰喪德的“極大犯罪”。
這時候,劉墉,就是劉羅鍋子,出現了。他給乾隆找了個臺階,說是要給前朝修陵,這就是大功德一件了。在修繕十三陵過程中,劉羅鍋子?;ɑ?,將原來的7間大殿改成5間,這樣看起來形制沒什么太大的變化,而且修的光鮮耀眼,但是卻給清朝皇上弄出來不少楠木材料,運到清朝皇陵加以使用。如果仔細觀察比較,我們就會發現當年劉羅鍋子做過手腳的痕跡。主要就是柱腳石的位置有些不倫不類,老劉可以把大殿的尺寸縮水一些,但是他無法把原來的大殿地基一起縮水,于是被他給“修繕”過的大殿與原來的大殿地基就不是原來那么完美的搭配了,稍微差一些,如果不說出來,一般人估計都不會注意到這個差別。
但是劉羅鍋子就是沒敢動長陵。傳說是乾隆和老劉到長陵祭拜時候見到一條巨大黑色的蛇出現,被嚇得以為是明朝天子顯靈,于是沒敢“修繕”長陵。
雖然在乾隆年間由老劉主持工作對十三陵進行“修繕”,取得了一些金絲楠木,但是仍然很有限,所以清朝皇陵也沒有像明朝皇陵這樣清一色的楠木大殿了。如慈禧太后的陵,大殿使用的材料全部是極其上等的做家具的硬木黃花梨,但是已經不是金絲楠了。沒了就是沒了,無論您是誰都白搭,說什么都沒用。
本文來自: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scbssm.cn/,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