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木的四段歷史時期
金絲楠木的四段歷史時期
  • 點擊量:350
  • 發布時間:2016-05-12

金絲楠木的四段歷史時期

第一階段:春秋戰國時期

這個時期我國金絲楠木的分布范圍北起渭河、黃河下游,南至南嶺,西起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東部,東至東南丘陵、長江下游平原,分布中心在四川盆地。 依據《山海經》對產柟山體的記載,這些山體大致屬于今天的東南丘陵、秦嶺一帶、黃河下游、四川盆地、南嶺等地。

第二階段: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個時期金絲楠木的分布中心還是南方,如東南丘陵、云貴高原東部、四川盆地及其周圍、長江中下游地區。 漢晉時期許多史籍都對南方的金絲楠木有較多的記載,特別是對江南地區?!蛾惒仄鳌罚骸伴靖叽笕~如桑,出南方山中。”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秦朝時期,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宮木料皆出自蜀山楠木。

第三階段:唐宋時期

進入唐宋時期,楠木分布逐步縮小,北界南退至秦嶺——淮河一線以南。主要廣闊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周圍地區。 據記載,唐宋時期用南方的楠木作為造船用材等十分盛行,由此得知,楠木在南方地區分布甚廣?!短藉居钣洝肪戆似哂涊d:宋代四川盆地中心的遂州的交讓木是作為土產記入的。由此可見當時在四川等地楠木成林面積是十分廣闊的。 唐宋用楠木做的大明宮以壯麗恢弘震驚世界。宋代歐陽修、蘇軾等文壇領袖都賦詩禮贊金絲楠木。

第四階段: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在金沙江下游地區進行的“皇木”采伐活動,有兩處極為珍貴的歷史遺跡,這就是位于今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灘頭鄉界牌村柏楊社方碑灣的兩處明代摩崖題刻,均自右自左直書,其一為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伐植金絲楠木,直書七行;其二為明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拖運楠木,直書五行,皆為修建宮殿備料紀實。


本文來自: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scbssm.cn/,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