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點擊量:340
- 發布時間:2016-04-22
熱點聚焦陰沉木的
每當一有烏木出土的新聞,都會給收藏界帶來一陣騷動,那不僅意味著又一次的巨額財富,同時也是歷史自然瑰寶帶人們所帶來的巨大精神收藏。這種特殊的收藏品其實就是陰沉木,自古就不少它的追隨者收藏家為之癡狂。提到陰沉木的收藏價值除了被炒作的經濟價值外,其文化延伸價值也頗具爭議。
有一期鑒寶欄目中,著名鑒定家蔡國聲老師對一些他對陰沉木的見解。印象中,蔡老師鑒定明清書畫時對不同時期不同流派地域畫家的熟稔程度令人稱贊,沒想到他對于烏木的涉獵也非一般藏家所及。讓我們同各位藏友和讀者一同了解陰沉木。
第一,對陰沉木的稱呼因地方的不同叫法也不同,在四川所謂“烏木”便是“陰沉木”,屬于當地約定俗成的叫法。不是所有的“烏木”都可以叫陰沉木,同樣,陰沉木在當地稱為“烏木”,但在其他地方,陰沉木被當地叫作“浪木”、“沉江木”。
第二,陰沉木的形成是在兩千年至萬年前,峽谷水域發生地質變動,如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深埋進古河床等低洼處。其中部分陰沉木,在缺氧、高壓、細菌微生物滋生的環境作用下,歷經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碳化而形成,因此又叫“碳化木”。
陰沉木介于碳和木之間,有著獨特的木質特性;“因乘天地靈氣,集日月之精華乃萬木之靈,靈木之尊”的陰沉木并非由單一樹種碳化形成,相反形成陰沉木的樹木種類繁多,其中常見的多為青杠、麻柳、香樟、紅椿、楠木五種。通常帶有殺菌特征的樹種才能形成。陰沉木其色澤大多通體烏黑,并不是任何的古木都能成為陰沉木,也并不是陰沉木都一定就是黑色。
對于它的“秉性”,可以說是一種收藏品被賦予不同的文化內涵,和其文化氛圍及精神信仰有關。歷史上陰沉木一般用于棺木的制作,極少會用到制作家具,陰氣過重在今天也仍為大忌。這便是讓部分收藏家望而卻步的“陰氣過重”的說法。另一種“辟邪納福”的說法也頗為流行,雖無相關文獻記載,但道理上也說得通,慈眉善目的菩薩和金剛怒目的羅漢都為人們所敬仰,所以民間相傳“縱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一方”的說法。
本文來自: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scbssm.cn/,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