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點擊量:410
- 發布時間:2016-04-19
金絲楠木永遠是中國貴族的專利品
業界普遍認為,隨著北京金貴楠雅金絲楠家具藝術館開館和室雅楠香中國楠木第一家開業,中國古典家具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楠木時代”,2011年堪稱“中國楠木復興元年”。為此,室雅楠香中國楠木第一家聯合本報,約請中國從事楠木研究的專家學者撰文,共同推出室雅楠香皇木大講堂系列講座,以期普及楠木知識,分享楠木之美,講授賞藏秘籍,共襄盛舉。敬請廣大讀者關注。
一、楠木是中國“國木”,但對大多數人只是傳說。
楠木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木材,名列我國四大名木楠、楸、梓、樟之首,被譽為中國“國木”。楠木有清香味,為高大喬木,高度可達十丈余,胸徑可達1米,是中性偏陰性樹種,扎根深,壽命長,生長速度緩慢。楠木木性溫潤,不翹不裂,硬度適中,韌性優,故堪大用。在古代,社稷之器以及宏偉壯麗的建筑都用楠木建造,是名副其實的“國之棟梁”。
楠木對生長環境要求很嚴格,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西部的我國四川盆地及貴州云南湖北等局部地區,多見于海拔1500米以下氣候溫暖濕潤的交混林中。由于分布地區狹小,且生長速度緩慢,加上歷代皇室大量砍伐征用,現在楠木天然資源已極其稀少。據有關單位調查研究,我國目前還未發現有成片的楠木天然林區,一般只是單株散見于原始林區?,F在楠木是我國實行嚴格保護的瀕危樹種,禁止砍伐;寥若晨星的楠木古樹國家已經全部實行掛牌保護。
楠木的現狀決定了楠木雖貴為中國國木但實際上不可能為國人所享有,它是一種極為珍稀的資源。因此,我們現在的辦法只能是盤活楠木的歷史存量,也就是在有楠木的古建筑上做文章,按照整舊如舊的辦法把楠木老料置換出來。在乾隆朝就已經“一木難求”的楠木,你說現在還有多少歷史存量可以盤活?經常有朋友問我,楠木現在行情怎樣?他們不知道,楠木尤其是楨楠老料,是根本不存在行情的,因為楠木從來就沒有批量,也從來就沒有楠木交易市場,只能是一木一議。如果你有幸買到,實屬人生之幸事。所以,遇到真正的楨楠老料大料,我們會不惜一切代價收購,因為國寶對于我們只有一次機會,稍縱即逝。
二、楠木自古就是中國貴族的專利品,金絲楠是中國古代的偉大工藝創造
據史料記載,楠木用于皇宮建造的首選良材始于秦代。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后,建造輝煌壯麗的皇宮以展示中國天子的威嚴就成為皇帝的頭等大事,而統一的國家就為選用全國范圍內最優質的木材創造了條件。“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边@充分說明,巍峨的阿房宮主要是蜀山的楠木建造的,而且幾乎用光了蜀地所有的楠木。據考證,秦朝皇宮規模之宏大,結構之雄偉,數十倍于今日之故宮。秦王朝雖然短暫,但是秦朝皇帝的窮奢極侈和揮霍無度對中國寶貴的楠木資源是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破壞。
漢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大漢天子非壯麗無以重威,海量征伐楠木大造宮室和高臺,金碧輝煌,香飄十里。據現代考古發掘的漢代墓葬發現,從皇帝到王侯再到貴族官員所用棺槨及棺木一般均為楠木,楠木棺槨內的尸體栩栩如生,其他陪葬物也完好無損。據此推斷,漢代上流社會已經普遍視楠木為中國最佳良材。而且更重要的是,漢代已經發現了楠木不僅本身不腐,而且楠木器具對所藏之物有神奇的防腐保鮮功能,而楠木居室和家具對人體有養生奇效,有助于延年益壽。漢代統治者崇尚黃老之學,實行修養生息,注重探求養生長壽之術,楠木因此被皇帝及王公貴族視為神異之木而具有特別神圣的地位。
我們可以想象,在漢朝皇帝的強有力倡導和推動下,整個上流社會都爭相修建楠木居室,建 造楠木宮殿,希冀借助楠木的養生功能,渴求人生長生不老,整個大漢王朝的天 空彌漫著楠木的幽香。 因此, 漢王朝的強大富足和治平盛世的華麗奢侈對中國楠 木資源的摧毀無疑是災難性的,楠木資源岌岌可危。 唐宋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第二個高潮時期,那時的中國幾乎是世界文明的中心,用楠木建造的大明宮以其輝煌壯麗震驚世界。
長期的和平和富足帶來的是物質和 文化的高度繁榮, 崇文尚雅是當時社會的時代風尚。但是由于歷代統治者長期的 無節制的采伐, 當時楠木資源已經相對稀缺,楠木已經只能是皇室和王公貴族的 奢侈品, 普通文人士大夫對楠木的喜好轉向制作小型的居室家具和文房雅玩。文 學和藝術的空前繁榮促進了社會精英階層欣賞品位的極大提升, 賞楠品香成為文 人自我陶醉和相互應酬的時尚風流雅事。 才華橫溢和情感豐富細膩的文人騷客對 楠木之美表現出由衷的贊賞和神往,也把楠木的鑒賞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唐 代偉大的詩人杜甫、白居易,宋代著名的文學家、詞人歐陽修、蘇軾、陸游等當 時最杰出的文壇領袖都加入了贊美楠木的大合唱。杜甫《高楠》詩云:“楠樹色 冥冥,江邊一蓋青”以及《樹為風雨所拔嘆》中“虎倒龍須委榛棘,淚痕血點垂 胸臆。我有新詩何處吟,草堂自此無顏色。”對楠樹優美身姿的勾勒,對楠木被 風雨所拔的惋惜,可見詩人對楠樹之酷愛。唐史俊詩句:“凌霜不肯讓松柏,作 宇由來稱棟梁”堪為題詠楠木之佳作。 陸游任職蜀州時曾經親游四川崇州華成古 剎, 見到號稱“華成雙楠”的兩棵楨楠樹葉婆娑, 拔地而起, 不禁繞樹而歌: “翠 圍玉華成,七里幾千盤?!?唐宋文人雅士特有的精致細膩和對自然藝術之美的特殊敏感使得他們發現楨楠 和其他楠木有著迥異的特質,楨楠在被砍伐以后雖死猶生,樹木會繼續“生長、 成熟”,有如陳年美酒一般,歷久彌香。他們進而發現,楨楠老料歷經千百年醇 化以后會產生質變并且有以下現象:有的質地變得晶瑩通透,有如水晶琥珀;有 的金絲累積到一定比例會產生步移景換的千變之美,如波如幻;有的花紋特別美 麗,譬如:虎皮紋,鳳紋,山峰、云海、波濤、霞光等,人間之美無以超越。我 認為,這是中國古人對于中國楠木的研究觀察中最偉大的發現。 明清兩代是楠木屬于皇帝獨享的時代,中國文人士大夫賞楠吟詩的優雅時光已 成為遙遠的記憶。 由于最高統治者對于楠木的巨大需求和中國楠木資源的瀕臨滅 絕, 明清兩代法令嚴格規定楠木只能用于皇室建筑和家具,否則會因僭越禮制而 獲大罪。 明清兩代朝廷均設有木政官員專司皇木采辦。由于當時楠木已經極為稀 缺,明代法令甚至規定,平民捐獻一根楠木即可做官。
而官員也把采辦皇木作為 頭等大事,朝廷以官員進貢楠木的多少作為晉級考核的重要標準。 據考證,明代以前我國歷史典籍和各類文獻均只有楠木的記載,金絲楠木開始 見之于典籍出現于明代洪武年間,金絲楠木作為皇帝御用之木而名揚天下。
明代 為皇帝制作御用家具的宮廷造辦處系統總結了歷朝歷代對楠木的審美體驗和家 具制作經驗, 尤其是繼承吸收了唐宋有關楨楠老料醇化后品質發生質變的偉大發 現,在皇帝的親自參與指揮下,造辦處對楠木選料開創了一種全新的選料工藝:
一、精心挑選經過百年以上醇化的楨楠老料;
二、對楨楠老料按不同的制作需要 開成不同厚度的板材;三、對板材按以下標準進行嚴格揀選:1,質地要像琥珀 一般晶瑩通透。 金絲成色很高且對光線的反射效果好。 有特定的祥瑞花紋: 2, 3, 虎皮紋、鳳紋、山峰、云海、波濤。如此選料的結果是楠木板材的質量和以前的 楠木板材質量有天壤之別,精美絕倫,步移景換,輝煌蓋世。皇帝把這種經過特別甄選出來的特有木材命名為金絲楠木。
所以說,金絲楠木是中國特有的人文藝 術之美, 是來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藝術杰作,是集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偉 大工藝創造。 我們的祖先用楠木建造最雄偉瑰麗的宮殿,居住楠木房屋,使用楠木家具,用 楠木盛載和傳承文化典籍從而延續了中華文明, 在楠香沁心的書齋里書寫人生最 美麗的詩篇。 我想指出的是, 中華民族的文明史, 就是一部楠木繪就的壯麗史詩, 金絲楠木是其中最華彩的篇章。 楠木在古代已經完全被人格化,成為百美皆具的“美人”的化身,楠木品格成 為中國古代文人的極致追求。欲知詳細內容,請看下篇:大浪淘沙始見金,百美 所具金絲楠。 (文/馬智勇) 作者小傳:馬智勇,著名金絲楠木研究專家、收藏家,北京金貴楠雅金絲楠家 具藝術館館長,古典家具設計專家。歷十年之功,親自設計并監制北京金貴楠雅 金絲楠家具藝術館館藏金絲楠家具兩百余件,著有《中國金絲楠木研究》和《中 國金絲楠木家具圖集》,被譽為“中國金絲楠木第一人”。
本文來自: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scbssm.cn/,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