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堅守風雨無阻,七旬老人守護四川最大金絲楠木林
二十年堅守風雨無阻,七旬老人守護四川最大金絲楠木林
  • 點擊量:425
  • 發布時間:2016-04-15

二十年堅守風雨無阻,七旬老人守護四川最大金絲楠木

布滿皺紋與老繭的手輕輕撫過古樹的紋路

白云蒼狗,前塵往事

千百年來,歷史的輪軸化成了一圈圈年輪

伴隨著晨鐘暮鼓、落霞與白鷺

靜靜地佇立在古寺之周

4月10日清晨,家住四川成都彭州桂花鎮的73歲老人胡孝云早早地起了床,拿了殺蟲劑來到三圣寺,要為周圍的樹木打蟲。這些樹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金絲楠木,圍著一座名叫三圣寺的古剎生長,春日里新綠發芽,寺廟之中的飛檐在樹蔭中反射著斑駁的陽光。

“古寺周圍共生長了200余株金絲楠木,占地45畝,是四川最大的野生金絲楠木群落。”胡孝云指著河邊的這棵直徑超過2米的古老金絲楠木樹告訴記者,林中最小的楠木,樹齡也在250年以上,最大的有千多年的歷史,樹干粗壯,三四個成年人合抱都抱不過來。

胡孝云在樹根下翻找白蟻的蹤跡,每年春天,白蟻鬧得最兇。如果不除,這些害蟲會把樹干全部蛀空。他每天早上都會來照顧這些樹,春天最忙,除蟲、修理枝葉、加營養,這些事一干,就是20來年。他還給車道邊的楠木的樹干捆上了麻繩,“來往的車輛開得快,要是不小心刮到樹就不好了,捆上繩子,以防萬一。”

緊依著樹林的三圣寺中有一座百年石碑,上面寫著:“寺僧不得擅賣砍伐樹林”。在清朝同治年間,官府也曾出臺保護條例。經過了百年戰亂,無人來保護這些樹木。上世紀90年代初,村民們還沒有保護意識,附近村民常到楠木林里打樹枝、撈樹葉當柴火,落葉在地里腐爛之后本來將成為楠木的養分,但這樣一撈,土地缺乏養分,楠木的長勢也越來越不好。

胡孝云知道了這件事,開始勸誡村民。道理大家都懂,可都是要過日子的,哪里還管得上樹呢?住在三圣寺的一位居士也憂心這些樹,1996年,為了保護金絲楠木林,他籌錢在樹林邊上修了一公里的圍墻,還把自家的柴火拿出來送給村民,這才緩解了胡孝云的壓力。

三圣寺中石碑上面寫著:“寺僧不得擅賣砍伐樹林

掩映于這片金絲楠木林中的三圣寺,原為三國奇才張松的府宅。張家后人將庭院贈獻于佛門,改宅為寺,自此古宅散盡塵世煙雨,與梵香佛音相伴,古寺周圍自然生長起的金絲楠也開始枝繁葉茂。有人道,佛心所至,楠木即成。

20年來,胡孝云每天都要來看護這些樹。又是一天清晨,他來到林中,與寺廟中的居士打個招呼,拿著鋤頭開始在林中翻土。古剎鐘聲又起,一雙雙白鷺從楠木蔥蘢的枝葉間騰飛,樹葉隨著春風沙沙作響,仿佛在吟唱著千百年來的人世興衰。

1997年,有一對白鷺從遠方飛來,在一棵金絲楠的枝頭停了下來,從此落腳此地,近二十年過去,白鷺群已發展到上萬只。這些白鷺的糞便,正好作了楠木的肥料。年復一年,這些金絲楠也越來越蔥郁。

金絲楠木

金絲楠木屬楠木家族中的上品,在所有的金絲楠木中,四川的金絲楠材質最佳。

材質硬重,色澤橙黃,紋理淡雅文靜,質地溫潤柔和,光澤感猶如綢緞,收縮性小,有陣陣幽香,據說可經千年不腐不朽,歷久彌新。據《博物要覽》中記載:“金絲楠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材質細密,松軟,色黃褐微綠,向明視之,有波浪形木紋,橫豎金絲,爍爍可愛。”木紋呈金絲光澤者,通稱金絲楠。金絲楠,其美異常,蓋世獨一,自古便是皇室建筑用材,因而有“皇木”之稱。


本文來自: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scbssm.cn/,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