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木的撫育
金絲楠木的撫育
  • 點擊量:366
  • 發布時間:2016-03-03

金絲楠木幼苗初期生長緩慢,喜陰濕,宜選擇日照時間短,排灌方便,肥沃濕潤的土壤作圃地。若土質黏重,排水不良,易發生爛根;土壤干燥缺水,則幼苗生長不良,又易造成灼傷。播種前,圃地要施足基肥,整地筑床要細致。一般用條播,條距15-20厘米,條寬6-10厘米。每畝播種量20千克。播后覆蓋細黃心土1-2厘米,再蓋草,以保持苗床濕潤。幼苗出土后,要及時進行除草、松土、施肥和灌溉。在平地育苗,由于日照時間長,地表溫度高,在暑天,易遭日灼為害,因此在5月初稀播玉米給以適當遮蔭。8-10月為金絲楠木幼苗速生期,在此期間,應加強苗圃水肥管理,以加速苗木生長,提高苗木質量。11月份還有部分植株抽梢生長,因此在苗圃后期管理中,要注意不使幼苗越冬時受凍害。1年生壯苗造林比2年生苗造林效果好。一些生長細弱的苗木,可留圃一年再造林。

造林。南方宜在11中旬和春季2-4月進行,造林地宜選擇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高,空氣濕度較大的山區半陰坡山腰中下部,溝谷兩側或河邊臺地。按規格40×40×40厘米挖栽植穴,每穴施復合肥200克,回填表土拌勻肥料。選擇陰天或小雨天造林,苗木栽植前適當修枝,剪去過長或受到損傷的根系。為保持根系濕潤,隨起苗,隨打漿,泥漿中應加入3%-5%的鈣鎂磷。栽植做到苗根舒展,苗身端正,栽深適度。

間種。栽后幼林生長慢,冠幅窄的,營造純林密度可適當加大,株行距2×3米,間伐后最終保留40-60株/畝。但幼年耐蔭,通過混交方式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效,平地按株行距1×1米進行密植,栽植當年間種玉米,以利暑期遮陽生長,高達1米以上即可帶土間移或銷售。

撫育。在造林后3-5年內,應加強撫育管理,幼林郁閉前每年全面鋤草松土2次,撫育時間應安排在高峰生長季節到來之前,即第1次撫育在4-5月,第2次在8-9月。造林當年撫育宜在下半年安排。


本文來自: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scbssm.cn/,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