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點擊量:315
- 發布時間:2016-03-01
沉睡的文明復活
近年來,以三星堆文化遺址,金沙文化遺址為起點,繼以寶墩為代表的成都古城遺址發掘,到營盤山六萬石棺的發現,給世界一個強烈的聲音:長江上游曾經存在一個充滿朝氣,輝煌發達,對中國古代文明產生過很大影響的古蜀國。
以船代步遠涉重洋的古蜀先民早已有了自己的船文化。蜀國歷史上從船文化到船棺文化的演變,便是烏木文化的演變。后蜀國時期,烏木文化發展成為祭祀文化,直接源于古蜀國文明的消亡。隨著古蜀文明的消亡,處于數千年祭祀文化背景沉淀的環境中,后蜀國的先民們用船作寢棺,追隨先人的靈魂,于是出現了船棺文化,在后蜀歷史上存在數百年的鼎盛時期,成為中國殯葬史上的特色文化。令人悲慟的是,隨著烏木和三星堆文明的消亡,古蜀文明幾乎到了中斷的程度。
“成都烏木”揭示出人類文化史上,存在人類自身并不知曉的樹文化循環規律,給當代人類學者認識人類社會提供了新的坐標。四千年前古蜀國的樹文化在第四紀冰川消融、洪水泛濫、十分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蜀文明。四千年后的今天,人類高舉“植樹造林愛護地球”的環保大旗,正在創造現代人的“樹文化”。四千年彈指一揮間,古蜀國文化的主旨與當代環保文化的主題驚人巧合,這充分說明,人類能量的軌跡在大自然的庇佑和斥責下繁衍生存。
在歷史上對成都烏木文化的整理,可以幫助我們對傳統文化更全面的認識;在現實生活中,對成都烏木信息的研究處理可以加強對成都烏木文化的豐富,以此產生新的視點,回顧歷史文明過程中的“盲區”。
烏木文化融合了古蜀先民的宇宙觀、社會觀、人生觀,對古蜀社會乃至中國古代社會的文明進程起到了主線作用,在長期的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演變為中國的精神文化。
烏木文化的特征是“天人合一,追求光明”。她的表現形式以樹為偶像,以人為根本。樹上升為大自然規律的哲義之中,產生樹文化現象,成為人類文化歷史上獨特的地域文化;人上升為智慧動物雜和的精神意識之中,體現勇猛無畏,能力無限,吉祥平安的龍文化現象。專家認為,烏木文化是樹文化和龍文化和諧共振的文化。
在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烏木無疑扮演著文化鑰匙的重要角色。
本文來自: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網址:http://www.scbssm.cn/,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四川巴蜀神木藝術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