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木林的“保護神”
金絲楠木林的“保護神”
  • 點擊量:1301
  • 發布時間:2015-08-25

從竹溪縣城出發,穿行近兩小時的盤山公路,汽車一路顛簸抵達新洲鎮政府,再轉乘約一個小時的快艇駛過潘口電站庫區,21日11時許,我們終于抵達一片神奇的林地。

新洲鎮爛泥灣村楠木寨—8畝見方的亂石坡上,茂密的金絲楠木群簇擁成林。遠看,似一把巨型綠傘遮天蔽日;近觀,一棵棵腰粗干直的楠木高聳云天,樹林下雜草不生。樹身,片片樹皮如龍鱗附體,樹蔸,如虬勁的龍爪緊抓地面,在石縫里延伸。走近最大的一棵楠木,粗壯的樹身需3人合抱。

同行的新洲鎮鎮長萬億介紹,這片楠木林中,胸徑在10厘米以上的金絲楠木共有144株,不少生長時間在400年以上。樹齡最長者600歲以上,其中百歲以上的有數十株,是目前全國發現的最大族居楠木林。

楠木古稱皇木,在竹溪被稱為“貢木”。金絲楠木屬楠木家族中的上品,材質硬重,色澤橙黃,吐陣陣幽香,水不浸、蟻不穴,經千年不腐不朽,歷朝歷代均為皇室御木。史載,450多年前,故宮修復曾在竹溪伐木。

50歲的村主任陳必超說,“千楸萬榔八百杉,不如楠木一枝椏”,當地婦孺皆知。上世紀八十年代,曾有村民砍了株干枯的小樹椏當柴燒,被罰款1000元。這在當時可是“天文數字”。“楠木是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村民自發成立了巡邏隊,沒人再動林子里的一枝一葉。”

8月,竹溪申報楠木良種繁育基地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準,將在保護原有250畝野生楠木林的基礎上,將建設起現代化良種繁育基地450畝。

往昔人跡罕至的爛泥灣,因這片神奇的楠木林而名聲鵲起。近年來,當地利用獨特的楠木資源和庫區山水風光,保護性開發生態旅游。去年,開通了從縣城過來的“楠木之旅”旅游專線。

走在蜿蜒于楠木林的木質旅游步道上,我們發現,這些步道都是懸空而建。萬億說,這是為使楠木免遭擠壓,樹根有足夠的生長空間。陳必超說,每逢游人到訪,村民們個個睜大眼睛,不緊不慢地跟在游人身后,以及時制止損樹行為。“幾十年來,很多外地客商想重金求購楠木被我們拒絕。現在,游人多了,我們的兩個農家樂也火了。這片楠木林保護好了,就是我們的金山銀山。”陳必超說。